贸易摩擦 |
当前位置:首页>贸易摩擦 |
美国启动关键矿产232调查
发布时间:2025-04-18 文章来源:走出去法律智库
当地时间4月15日,白宫发布公告,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启动对关键矿产及其衍生品的232调查。此举意味着继钢铁、铝、汽车、半导体和药品之后,中国产稀土、金属原材料及其制成品或将成为下一轮关税打击对象。
然而,当前中国在稀土资源的开采与加工领域长期处于全球主导地位。2023年7月起,中国先后对镓、锗、锑和石墨等关键材料实施出口许可制度。此后,作为对美方加征“对等关税”措施的回应,中国政府于2025年4月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公告中提及:“由于采取了反制措施,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目前面临高达245%的关税。”
就在三天前,《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已对大多数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复合式关税”,部分商品关税总额最高达245%。这一次,“国家安全”的说辞再次被用于对高科技供应链核心材料加征贸易壁垒。
一、关键矿产232调查:从资源到制造链的全链条打击
根据白宫公告,本轮232调查聚焦于加工关键矿产及其衍生产品,范围涵盖但不限于:
调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展开,由美国商务部牵头,评估这些材料的进口是否“削弱美国国家安全”。一旦调查认定为“构成威胁”,美国总统将有权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或实施配额限制。而新“232关税”将替代现行“对等关税”,并以“国家安全”为名设定新的长期性高税率。
二、“关键矿产”背后的博弈
本轮关键矿产232调查的背后,是中美在稀土和高技术材料领域日益激烈的博弈。
过去数月,中国政府接连发布公告,对镓、锗、锑、石墨等关键材料和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引发全球产业界广泛关注。这些关键矿产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电子器件、军工装备、航空航天系统、人工智能芯片、高端光学设备等战略性产业。
白宫在公告中直言:中国通过“出口管制、价格操控和产能过剩”,将关键资源“武器化”,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系统性风险”。
本轮调查的实质,是特朗普政府意图借“国家安全”之名,通过关税手段:
三、最高达245%的“复合式关税”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当前对中国商品采取多层叠加式关税机制,主要包括:
其结果是,诸如注射器、锂电池、羊毛衫、玩具等中国出口产品面临的综合税率高达145%至245%。
但与此同时,美国海关于4月11日宣布暂时豁免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部分半导体设备。然而,仅两日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豁免仅为“临时举措”,电子产品将在后续调查中“重新纳入”。
自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关税工具的使用愈发极端化与系统化。从钢铝、汽车,到电子、药品,再到基础原材料,中美之间的脱钩逻辑已经从“产品”延伸到“资源”,从“终端”蔓延到“源头”。
2.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5/04/12/business/economy/china-tariff-product-costs.html
(原标题:美国启动关键矿产232调查;中国对美出口部分商品面临最高245%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