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反倾销调查后,近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从中国、德国、加拿大等多国进口镀锡板(俗称“马口铁”)反倾销税的最终裁定。在2023年8月初步裁定的基础上,美国商务部决定对韩国企业增收反倾销税,认定中国、德国、加拿大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同时,还对进口自中国的镀锡板作出反补贴肯定性终裁。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国这一举措可能会对钢铁行业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或倒逼中国企业转型升级。
对中国马口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美国商务部5日宣布对进口自加拿大、中国、德国、韩国、荷兰、土耳其和英国7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镀锡板(Tin Mill Products)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加拿大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5.27%、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122.52%(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111.98%)、德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6.88%、韩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0.00%~2.69%、荷兰、土耳其和英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均为0.00%。
同时,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镀锡板作出反补贴终裁,裁定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Baoshan Iron & Steel Co.,Ltd.)的税率为649.98%、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Steel Co.,Ltd.)的税率为331.88%、中国全国统一税税率为331.88%。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于2024年2月20日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终裁。本案涉及美国协调关税税号7210.11.0000、7210.12.0000、7210.50.0020、7210.50.0090、7210.50.0000、7212.10.0000、7212.50.0000、7225.99.0090和7226.99.0180项下的产品。
据悉,2023年2月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镀锡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对进口自加拿大、德国、韩国、荷兰、土耳其和英国6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镀锡板发起反倾销调查。2023年6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镀锡板作出反补贴肯定性初裁。2023年8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加拿大、德国、韩国、荷兰、土耳其和英国7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镀锡板作出反倾销初裁。
倒逼中国企业转型升级
路透社称,马口铁是一种闪亮的银色金属,被广泛地作为食品罐头、涂料、喷雾剂等容器的生产材料。在钢材表面镀上一层锡,就形成了镀锡钢,这为钢材提供了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密封性。用马口铁制成的食品罐可以有效防止氧气、湿气进入,延长食品保质期。此外,马口铁还可以用于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
美国生产的马口铁不到其消耗量的一半,严重依赖进口。《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目前在美国马口铁产品进口中的占比为14%左右,德国和加拿大加起来约占20%。
路透社分析称,在食品价格已经因为通货膨胀而上涨的情况下,任何新的进口关税都将导致材料成本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有美国国会议员表示,高额的反倾销税将会导致美国罐头食品和气雾剂等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可能会使美国从中国进口更多的罐头食品。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中国镀锡板出口总量共计11.59万吨,同比降幅30.48%;2023年1-11月中国镀锡板出口总量共计133.00万吨,同比降幅7.96%。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国向中国马口铁征收反倾销税,本质上是在打压中国的钢铁行业。短期内,可能会对钢铁行业造成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反而是在倒逼中国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